海韵青音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工作要讯 >> 海韵青音 >> 正文

志愿者专访第一期||陈宏,这“疫”路,感谢有你!

时间:2020年05月09日 18:02  作者:  点击: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无数人的生活节奏.但在慌乱之余,我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迅速调整、自觉闭户,为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

在此次疫情中,我校石油化工学院学生陈宏,表现优异,参与了许多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抗疫中的海韵新青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采访对象:陈宏

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19级石油化工技术2班

职务:石油化学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干事

班级班长

兴趣爱好:羽毛球,萨克斯

陈宏同学不仅在志愿者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在生活中,他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最拿手的萨克斯曲目是《我心依旧》,他表示喜欢这首歌的理由很简单,不管身处怎么样的环境,他那颗热情、乐于助人的心依旧坚定而滚烫。

这个酷爱萨克斯和公益的青年,心中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让我们走进他的战“疫”旅程,听听他的声音。

X:  疫情让许多人避之不及,是什么原因让你踊跃投身到志愿工作中呢?会害怕吗?

C :我从小就非常向往军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也想做好军人的样子,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也计划了在大学毕业后就去参军入伍。在我的理解里,志愿者就是利用空闲时间去帮助别人。

C:所以我参与了很多志愿者活动,其实就是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历练历练。说真的,做“抗疫”志愿者,起初是有点害怕的,最开始的那段时间都不敢回家,因为疫情初期,舟山也有确诊和疑似病例,并且防疫物资也十分匮乏。我在一线执勤,回家了怕有风险,会传染给家里人,所以都是睡在值班室没有回家的。

X: 家人知道你要去做“抗疫”志愿者时,他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C:刚开始也没让家里人知道,怕被阻拦,因此2月2号报名的时候,也没和妈妈说,就只是编了一个蹩脚的理由,说是在社区玩两天。不过后来,她发现我了,在做志愿者她发现我了在做志愿者,但是她也很支持我,让我自己在外面注意安全。被支持的感觉,心里暖暖的,就更加有动力了。


X: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C: 我平时很爱帮助同学,有困难会帮忙,老师需要帮忙会积极主动争取,生活中比较热心肠。



X:你之前还参加过什么志愿者活动吗?你觉得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C:2016年开始每年都有断断续续地做志愿活动,到现在积累起来已经600多小时了。我有在比较多的组织做志愿者,比如舟山市慈善救援队、定海居委会,也参加了很多的志愿活动,具体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志愿活动中的收获吧,做志愿者和公益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做志愿要舍小家为大家。

X:在志愿工作中,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吗?(困难或感动都可以)

C:困难的话,疫情期间也有小部分的民众是不配合的,不让他们出卡口的话,就会动手打人,说实话那时候挺害怕的,好在被边上的环卫工人拦住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疫情防控人手紧缺,有矛盾的时候也很无力。2月份的时候物资也非常紧缺,防护服不能及时更换,没有护目镜,只有自制的简易护目镜,口罩也很匮乏,大部分口罩都是社区后勤人员省下自己的口罩来给我们在一线执勤的人。

C:所以在疫情防控期间,真的感受到了国家在危难时刻,国民的这种团结的力量有多强大,就真的特别能理解那句,中国人就是把团结刻进了骨子里了。

C:感动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印象很深刻的还有这件事,小区有一位退伍军人,是一位16年的老兵,捐赠了10000元,买了生活物资,还捐了1000元的现金给社区。还有一位老人烧了面给我们,面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面,但是让我们在冬天里感受到了温暖。

X:这次疫情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C:这次疫情期间我很少陪伴家人,这应该是蛮遗憾的事情,毕竟是春节,举家团圆的日子,我都在一线执勤,和家里人也很少见面。舍小家为大家嘛,当然了,每次回家前都会用酒精消毒,我在一线执勤被防疫物资保护着,回到家也要保护好家人们啊。

X:通过这次疫情,有收获学习到什么吗?

C:主要是思想上的进步,我是团员,要向党组织看齐,所以我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冲锋在前。卡点的志愿者都是党员居多,我也要向他们学习舍己为人的精神。

X:对于这次“抗疫”有什么感想吗?

C:我觉得这次的付出都是对得起自己的,以后想起不会后悔。这次志愿者活动,真的就是终身难忘,当然,之后只要自己有空都会参加不同形式的志愿者活动,能服务他人,我感到开心和满足。

X: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的吗?

C:现在舟山的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主要是外来入舟人员的途径不清晰会造成安全隐患,希望大家尽量减少出行。同学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学校老师也在强调这方面的重要性。大家在路上注意防护,尽量与人群保持距离,接触交通工具把手等地方,有条件的给手消毒,不要用手揉眼睛。

X:你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比较新颖的防“疫”宣传方式吗?

C:我住的地方是定海区,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我们会提醒他们工地上 勤洗手、勤通风、口罩不能乱扔、勤换口罩,有时候会下工地讲解怎么样使用口罩、宣传防疫的事宜等等。

X:这次活动有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吗?

C:有,在这里特别感谢石化学院的郑书记,他十分鼓励我参加这次的志愿者活动,知道我参加后很欣慰,会经常慰问我,同时也提醒我在外注意防护、有事情一定要和学校说。那时刚好有个队员发烧41度,比较害怕自己被感染,听到这些话就感觉很振奋,也感觉有了依靠。

X:同学、朋友之间有给你一个特殊的称呼吗?有什么来由吗?

C:大家都会叫我班长。一开始做班长压力有一些大,要同时保证自己的学习和志愿者的工作两不误,这个假期参加了这些活动,现在也成长了很多,因为这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我非常勇敢,特别有担当,但其实我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我的观念里,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好。

C:我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带头作用,让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这也算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的传承吧!

X:看得出来在这次有很多收获,那么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有对未来的展望吗?

C:有时间就会继续做志愿者活动。对未来的想法就是,在学校里能好好学习,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好好上班,有空的话就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现在还是以学习为主,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通过成为志愿者让我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把青春的颜色铺满志途。

这样看来,陈宏同学的日常也和大多数小伙伴们一样,但看似普通的外表下,蕴藏着他巨大的能量。有人把这次疫情称作是对新一代青年的考验,相信有陈宏一众同学为榜样,我们一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正如这繁盛的春天一般,我们见证了新芽的绽放。

在众多慷慨激昂的青春旋律中,陈宏谱写了他萨克斯般低调而又丰富的篇章。希望同学们都能砥砺前行,展现青春的风采。

END

责编|校团委青年新媒体运营中心 陈施 楼张秀

文字|校团委青年新媒体运营中心 陈佳鼎

采访|校团委青年新媒体运营中心 周珍珍

排版|校团委青年新媒体运营中心 林怡

本期封面|校团委青年新媒体运营中心 王臆

版权所有: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浙江省舟山市临城新区海天大道268号

浙ICP备06019498号 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217号